2013年嘉木美术馆的开启,标志了一个开端:当年“提着菜篮子参观的美术馆”的亲民定位,可以看作是民间力量介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次态度明晰的尝试。自此,投身青岛公共文化建设的民间资本风起云涌。粗略估算,短短三年间,青岛就拥有大大小小的民营美术馆70余家,已注册的民营博物馆总数已逾50家,各类“咖啡+书店”模式的文化综合体更是不胜枚举。
市南区文新局每年为老城区内超过100家小型“咖啡+书店”模式的公共文化空间实施图书配送,并定期更换新书。政府与民间合力开拓打造实实在在的公共文化设施,已成为老城区文化与商业复兴的一种区域化范本,而由此带来的无处不在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也可窥一斑。
嘉木美术馆的创始人修方舟,如今已是同时拥有一家美术馆、一家博物馆和五家书店的老城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大鳄”……不久前,他以一场嘉木主题年会的形式颁布了一份本土艺术家年度榜单,再度彰显公共文化的民间创造力。市文化主管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数年前他曾深深折服于遍布欧洲的小型艺术场馆的数量和人们亲近文化艺术的日常性,仿佛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充溢着文化的气息。如今这一现象正在青岛发生、蔓延。个人与企业的深度“补充”,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外延的丰富扩容,也呈现了城市文化的多元与繁荣。
一座城市的进步与繁荣,首先呈现的恰恰是融入生活的、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它正在青岛发生。
创新生产,让公共文化服务有的放矢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扩大有效供给,以灵活适应公众文化需求的变化?建立在对此问题回应基础之上的创新引领,始终是过去五年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篇章的主旋律。
2012年初,青岛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了城市演出生产与市民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创新激变。
伴随体制与机制的变革,从2014年起,青岛演艺集团整合旗下市歌舞剧院、市话剧院、市京剧院等专业艺术院团和各区闲置文化演出场馆,创建演出院线。针对不同观众群体需求,开展系列惠民公演。“走进剧场·5元看演出”、“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不同内容主题的低票价公演,每周至少两场,本土演艺机构拓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声势日益壮大。很难想像,当初在全国演出市场并不十分景气的情形下,市话剧院的童话剧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连续三年,各院团每年演出超过300场,观众人次达30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