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来讲,PPP模式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从“国家管理”向“国家治理”转变。具体到文化领域,有助于提升政府文化治理能力,拓宽文化领域的投融资渠道,促进文化部门、文化系统融入经济运行的“主战场”。
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要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为全体人民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在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今年广告产业、体育、国家科创计划、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旅游、全民阅读等也相继出台了相关规划。需要强调的是,与文化产业结合紧密的数字创意产业,首次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点 评
总体来看,相对于“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更强调社会效益。这一时期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不仅要强调数量上的支柱性,而且还要强调文化产业在质量上的内涵式发展。在发展侧重上,文化产业也要解决好产业规模不够大、结构不够合理、发展不够均衡、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创新力不足等这些短板问题。而其解决的思路就是,用“文化+”加速推进供给侧改革,打破文化产业的固有格局,推动全产业融合,加快转型升级,重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
文物保护
在今年2月,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其中特别提到,鼓励民间文物合法收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会议提出的“鼓励民间文物合法收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一项引发关注,并被公认为是对民间文物保护工作的鼓励和支持。
今年8月份,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十三五”期间拟组织实施儒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切实加强儒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文物的公众文化服务和教育功能,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厚植道德沃土。12月份,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文保开发方面,今年5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四部(委、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对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做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