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餐饮,谁加谁?
自从2013年以后,互联网仿佛能和任何产业都联系起来。
教育+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乃至餐饮+互联网。
单就餐饮与互联网融合,其实就有两种方式“互联网+”和“+互联网”。
别看区别只是加号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但是意义传达出来就完全不一样。
“+互联网”
“+互联网”的模式意味着,在传统模式基础上不变,借用互联网工具或思维进行革新。
在德国,+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种模式,制造业大企业的企业家都说是+互联网。
“互联网+”
“互联网+”更多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会对传统经济形式进行攻击,真正把传统经济和新经济整合。
Uber便是一种颠覆式的模式
在美国比较多的是“互联网+”企业比如Uber,那些新兴经济的一些企业家,他们更多也强调“互联网+”。
于是,“餐饮+互联网”便意味着:在不改变传统餐饮经营模式的前提下,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改革。
“互联网+餐饮”则意味着颠覆传统餐饮经营模式,真正将互联网模式嫁接在餐饮模式里。
两种模式孰优孰略?
“互联网+餐饮”的茫然
“互联网+餐饮”这一派,主张颠覆。这一派别代表的餐饮老板,多是新派餐饮人譬如BAT出身的赫畅。
他们怀揣着“互联网思维”渴望颠覆,曾试图用外卖模式颠覆传统店面模式。
因为他们相信:人力成本、房租成本这些传统餐饮人面对的问题,一旦放在互联网上就迎刃而解。
然而他们却发现,这些成本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高额的补贴和流量上。
另外一个例子,人人湘联合创始人刘正。曾希望借助互联网无人点餐模式,颠覆传统餐饮服务人员管理难的问题。
但后来人人湘的CEO穆剑坦言:“人人湘也经历过一些坑。第一个坑,现在人人湘的模式是不要收银员,不要服务员等。其实因为做餐饮,服务非常重要,这样的模式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从颠覆到细思量,“互联网+餐饮”的支持者也陷入了茫然。开始研究起那一辈辈老餐饮人,专心做品牌的方法。
“餐饮+互联网”的火热
与新派餐饮人有别,一些意识到互联网力量的老派餐饮人,更多的是“+互联网”的拥趸。
他们不要用互联网给自己的品牌大换血,只求利用互联网工具降低营销成本、增加获客渠道等。
他们深信:传统的餐饮经营模式不会错,用好互联网手段会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