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传统的非赢即输、此消彼长的‘排他性’竞争模式,在新的时代下正为‘双赢’或‘多赢’模式所取代。”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向志强委员提出促进我省文化产业与台湾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理念。他认为,湘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应建立两地企业主导、政府辅助的“吸收-集群-释放”的模式。这种模式应坚持将市场作为内部的推动力,将企业为作为发展主体,以市场的调度机制来引领企业进行投资、联合、组合,通过制定优惠的文化产业政策,营建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实现文化企业的地区性集群效应。
代表委员们还谈到,要促使湖南文化产业“走出去”,还必须提高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要依托发展影视传媒、出版发行、创意设计等优势产业,着力构建创新型文化产业集群,聚合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资源,提升湖南文化产业的技术层次和创新能力。在政策层面,要给予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以税收优惠、外汇优惠、版税优惠和收益分配优惠等措施,帮助文化企业提升海外拓展能力。
4 县域文化产业,“短腿”如何拉长
“炎帝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绿色文化”,说起炎陵的文化资源,省人大代表、炎陵县副县长谭艳如数家珍。但说起炎陵县的文化产业,她流露出忧虑。
谭艳告诉记者,炎陵县想要打造一台名为“炎帝传奇”的大戏,延伸炎帝文化旅游产业链。他们最初想引进外来资本投资,谈了很多家,但困难重重,多数投资者认为文化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而且不看好县域文化产业市场潜力。
在谭艳看来,文化产业在县一级尚未形成。但她同时也认为,县域文化产业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之所以不成气候,是因为受到“资金、人才、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因素制约。
“对于文化资源丰富的县市区,应当予以重点扶持。”谭艳建议,省级层面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集中财力重点扶持一批文化特色县,做到扶持一批,发展一批。
事实上,湖南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湘西的苗绣、土家的织锦、隆回的滩头年画、益阳的油纸伞、洞口的墨晶石雕,这些存在于基层的文化资源,都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底蕴,通过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可以形成产业链和品牌,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腾飞。
“山东曲阜因为孔子而闻名天下,对于汨罗来说,屈原文化就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省人大代表、汨罗市阳光金海酒店经理助理彪雪辉建议省一级层面大手笔规划,打造好屈子文化园,将其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影视基地,撬动汨罗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省政协委员、汨罗市副市长周育林也建议省政府举行公祭屈原大典,打造屈原文化品牌,从而促进汨罗乃至全省的文化产业发展。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必发888唯一登录网站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397号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