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28日,第十一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暨博览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大同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宏文表示,市政府以争当“能源革命尖兵”为核心,布局了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风电、光电全产业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六大新能源产业。昔日的“煤都”正努力实现向“氢都”的转型。
而在此前的8月12日,河北省也发布了《河北省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以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张家口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建设张家口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创建张家口世界级氢能应用示范城市;支持张家口、保定、邯郸开展先行先试,推动制氢、储氢、加氢站、氢能应用等标准制定。
今年以来,大量地方政府都开始出台政策和规划布局氢能源的发展。在政府的鼓励之下,各地相关企业也开始投资氢能产业。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目前我国氢能的发展仍然缺乏在国家层面上完整、系统的规划。为避免出现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各地政府的氢能规划需要统筹协调。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政策一览
2019年,氢能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2019年3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地方应完善政策,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今年以来,中央发布了10项与氢能源有关的政策,但全部都是非专项政策。
2019年国家级氢能源产业相关政策汇总
地方政府出台的氢能政策简析
今年各地政府共发布了42项与氢能有关的政策。其中,广东出台政策最多,江苏其次,其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省份政策数量占地方性政策总数比例将近60%,这两个地区引领了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从政策类型看,地方政府氢能专项政策不到政策总数的1/3,大量氢能源相关政策都是以新能源汽车政策与环保政策的形式发布。
部分城市氢能产业规划和布局
北京
2017年12月26日,《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发布。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应用中心,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积极部署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汽车开发及示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汽车创新中心。
上海
2017年9月,上海市科委、经信委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上海市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运行,并为此制定了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近期目标(2017~2020年):打造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示范城市,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中心1个、燃料电池汽车检验检测中心1个,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50亿元。在示范运行与推广层面,建设加氢站5~10座、乘用车示范区2个,运行规模达到3,000辆,积极推动燃料电池公交、物流等车辆试点;中期目标(2021~2025年):规划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域,形成区域内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商用物流等领域探索批量投放,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长期目标(2026~2030年):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城市,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产业化全面成熟,面向私人用户实现进一步市场推广,带动氢能交通,辐射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武汉
2018年1月19日,武汉市首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方案出台。发展规划:2018~2020年,在研发层面,实现制储氢、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与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制储氢基础设施层面,研究适宜长距离、大规模氢的储运技术,形成制、储、运氢的示范化应用,并建设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园,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在基础设施与示范推广层面,建设5~20座加氢站,在轮船、无人机、分布式发电等方面形成小规模氢能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燃料电池公交车、通勤车、物流车等示范运行规模达到2,000~3,000辆。到2025年,武汉将产生3~5家氢能国际领军企业,建成加氢站30~100座,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乘用车、公交、物流车及其他特种车辆总计1万~3万辆的运行体量,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成为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苏州
2018年3月19日,苏州市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到2020年,氢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建成加氢站近10座,推进公交车、物流车、市政环卫车;到2025年,氢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建成加氢站近40座,公交车、物流车、市政环卫车和乘用车批量投放,运行规模力争达到10,000辆。
佛山
2018年11月佛山发布《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到2020年,佛山市氢能源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200亿元,加氢站建设达28座;到2025年,产业累计产值500亿元,加氢站建设达43座;佛山集聚氢能及燃料电池企业超过150家,培育氢能及燃料电池龙头企业9家,形成氢能源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超过千亿元,力争将氢能源产业培育成为佛山市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
张家口
2019年6月12日,张家口市发布《氢能张家口建设规划(2019—2035年)》。到2021年,形成覆盖氢能制备、储运、加注关键装备、氢燃料电池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的生态体系,全市年制氢能力达2.1万吨,园区引入企业数量20家以上,全市氢能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60亿元;到2035年,全市年制氢能力达5万吨,园区累计引入企业100家以上。建成世界知名的氢能技术研发中心,成为全球氢能技术创新高地。全市氢能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1700亿元。
在上述介绍的部分主要城市的氢能规划中,必发888唯一登录网站可以看到,目前各地氢能的产业规划都看重氢能应用,尤其是氢能源燃料电池车的生产和使用。国发能源院、绿能智库认为,尽管各地氢能的规划布局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整体上缺乏协调,有同质性的倾向。
氢能规划急需统筹协调
目前,各地氢能投资热情持续升温。2019年上半年,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投资项目多达70个,累计资金已经达到900亿元,已经超过了2018年全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投资及规划资金的850亿元。多地都相继宣布打造氢谷、建设氢能小镇。氢能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也越来越火热。
大量的市、区等都有了自己的氢能、氢燃料电池等相关产业布局。但其中省一级统一规划的仅有广东省的《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仍在编制中的《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浙江省已发布两次的《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更多地方则只有地市一级层面的规划。国家层面涉及氢能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文件虽然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但总体并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规划。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尽管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地方制定的政策也能够更多地考虑到自身的发展特点,但是缺乏总体层面的规划会导致产业布局不合理。虽然目前氢能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涉及的投资额度大、范围广,如果没有顶层设计,很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最终也会限制各地氢能的发展。发展氢能应该充分吸取之前光伏的教训,避免“一拥而上”的现象。
当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的主要应用场景。但从技术角度看,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仍处于示范化运营阶段,要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仍然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有专家预测,氢燃料电池技术或许还需五年时间才能成熟。而预计2030年才能实现氢燃料电池车的大规模商业化。在技术不成熟、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如果各地盲目大规模投资建设氢能,而缺乏较高层级的产业规划,会给氢能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