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超预期增长 投融资需求旺盛
2017年10月17日
央行刚刚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7.7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1.16万亿元,同比多增9980亿元。
以单月来计算,9月份,投放人民币贷款为1.27万亿元,单月规模创同期新高。招商宏观研究团队认为,这可能暗示着四季度的信贷额度好于预期,随着部分表外贷款回归表内,年初所定的12万亿元信贷投放额度大概率会有所调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9月金融统计数据表明,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回升,企业和居民部门投融资需求旺盛,银行在减少同业贷款的情况下,正在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信贷增长平稳
9月信贷增长总体保持稳定。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前三季度,受房地产调控影响,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2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9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786亿元,较8月的4470亿元提高316亿元,反映出居民购房贷款需求依然旺盛。
不过,居民短期贷款则出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新增1.53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5%提高到目前的14%左右。温彬指出,部分资金存在违规流向楼市、股市的情况,近期监管部门和银行加大了对短期消费贷款资金用途的审查,预计短期消费贷款增速会回落。
来自兴业宏观研究团队的数据显示,2017年9月新增居民贷款7349亿元,较8月的6635亿元提高714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2537亿元,较8月的2165亿元提高372亿元。
“居民短期、中长期贷款较上月都分别进一步提高至2537亿元和4786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轮国内楼市调控难度依然较高。居民部门短贷的增加存在部分进入楼市的可能。改变这种居民对于房屋的依赖,需要更多地丰富国内居民的财富投资保值渠道。”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团队认为。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对消费贷款监管的收紧,未来居民短期贷款可能出现回落。
在居民贷款上升的同时,企业新增贷款规模却略有下降。9月新增企业贷款4635亿元,较8月的4830亿元小幅下降195亿元。兴业宏观研究团队认为,这可能与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恢复、部分企业转向直接融资有关。
不过,从贷款结构来看,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在回升,企业中长期贷款较上月的3639亿元增至5029亿元,表明“脱虚向实”成效正逐渐显现。
兴业宏观研究团队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我国居民首次从资金净融出部门变成了资金净融入部门。
根据兴业宏观研究团队的统计,2016年,居民新增贷款6.3万亿元,而新增存款和个人理财之和接近7.0万亿元。而在2017年上半年,居民新增人民币贷款接近3.8万亿元,但新增存款和个人理财之和约3.6万亿元,少于居民新增贷款。
社融超预期增长
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82万亿元,较8月的1.48万亿元上升0.34万亿元。其中,表外和债券融资的回升是社融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从存量看,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高于年初设定的12%的增长目标。
9月新增企业债券融资约1668亿元,较 8月的1063亿元提高605亿元。兴业宏观研究团队认为,自2017年7月以来,企业债券净融资规模已经连续3个月在1000亿元以上,反映出前期萎缩的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已经逐渐恢复。
9月新增委托贷款由负转正,从8月的-82亿元提高至775亿元,是2017年4月以来新增委托贷款规模的最高值。
来自招商宏观研究团队的数据显示,此前银行表内信贷是社融的主要途径,占比超过75%。本月表外融资占比为21.8%,前5个月均为6.3%,其中,信托贷款2409亿元,票据融资也连续第2个月回升783亿元,委托贷款由负转正775亿元。
“社融规模1.82万亿元,主要是表外融资规模显著回升,反映出非标融资的需求较多。” 招商宏观研究团队认为。
M2如期反弹
9月末M2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
“一方面,说明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同业业务收缩继续拖累M2增速;另一方面,由于外汇占款边际改善、信贷和财政存款投放季节性增加,助推M2触底反弹。” 温彬认为。
2017年7月以来,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弱化,央行外汇占款环比降幅显著收窄。到 2017年8月,央行外汇占款环比仅下降8.2亿元。外汇占款流失的减少,有利于提高基础货币供应,使9月M2增速反弹,而M1增速企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团队认为,M2反弹得益于贷款增速与市场利率相对稳定等因素。在央行流动性适度适量的调控下,9月市场利率总体相对稳定,而政策面信息也使市场利率中长期产生了较为一致的远期预期,从而直接导致融资条件改善。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佚名)
必发888唯一登录网站(www.thsyj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