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棚改安置房项目建设管理,全面掌握房源逾期未交付使用情况,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合理分配使用,住建部正在要求地方对2008年以来棚改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并整改。
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已经进行了超过3000万套的棚户区改造,但各地也出现了不少房源不能及时交付或闲置的情况。
审计署6月23日发布的《2016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公告》显示,2016年全国有12.87万套基本建成的住房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搁置1年以上无法交付使用;27.24万套住房因位置偏远、户型设计不合理等,已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但空置超过1年。
这也意味着超过40万套保障房无法正常交付给住房困难群体使用。
排查近十年项目
第一财经获悉,住建部近日给各地下发《关于开展棚改安置房项目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棚改安置房项目建设管理,在全国开展棚改安置住房项目排查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棚改安置房项目建设管理,有效满足群众合理诉求,针对当前群众反映突出的棚改安置房逾期未交付使用问题,决定开展棚改安置房项目排查工作。”住建部的通知称。
按照要求,各地住建部门要立即部署各市县,对2008年四季度以来纳入国家棚改计划的在建棚改安置房项目开展排查。
排查内容为:截至排查时点,尚未按照安置补偿协议约定时间交付使用的棚改安置房项目(下称“逾期未交付使用项目”)个数、项目名称、列入计划年度、项目计划开工套数、项目建设进度、逾期未交付使用原因,问责处理情况等。
2008年第四季度,也是中国政府启动四万亿投资之际,当时,中央政府决定大规模启动保障房建设,其中就包括棚户区改造。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自2008年至2015年的八年间,我国共计进行了2630万套的棚户区改造。而2016年和2017年,我国棚改的计划数量依然在年均600万套左右。
我国棚改工作近两年不断加大货币化安置的比例,此次住建部的通知中并未明确此次排查是否包括货币化安置的项目。但已有地方住建部门要求,此次需上报的逾期未使用套数等于新建安置住房和货币化安置逾期的和。
住建部要求,各地要按照要求全面排查梳理,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确保按照规定时间完成项目排查工作。各地将对工作不重视或整改缓慢的市县进行约谈;对因推诿、失职、渎职等对群众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督促或提出问责建议等方式,推动有问责权的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进行问责处理。
根据安排,各地要在9月份向住建部报送项目排查工作情况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排查工作开展情况,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整改落实情况,问责处理情况和有关意见建议等。
此外,住建部还要求,对没有纳入国家棚改计划的棚改安置房项目及其他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各地自行组织排查,相关情况也一并报送住建部。
多因素导致保障房闲置或无法交付
近些年,为解决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中国政府不断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每年新建的保障房高达数百万套。但在大力解决居住问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保障房因选址较偏远,配套不健全导致的闲置问题。
地方也屡屡曝光此类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河南省审计厅7月26日发布的《关于2016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称,该省一些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仍存在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不规范问题,其中,118个已基本建成项目由于前期建设手续不全、消防环评专项验收不合格等原因,超过1年以上无法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涉及保障性住房58722套;46个市县24253套已办理竣工验收的保障性住房,至2016年底空置超过1年。
为何会出现保障房无法交付使用或闲置的问题?一个因素是出在建设环节,配套建设跟不上,没法使用,另一个因素是在分配环节,或者分配耗费时间长,或者位置太远没人愿意去。
前几年保障房建设速度快,地方为了完成中央下达的建设任务,纷纷赶进度、抢规模,但保障房的配套建设跟不上,位置较好的地段都开发成了商品房,不少保障房建设在了地段偏远的地方,那里地价比较便宜,但交通等方面都不方便。
“尽管大部分项目进展较快,很多项目已经基本完成住宅主题工程施工,但小区绿化、道路、配电、消防等配套建设缓慢,达不到竣工交付使用条件,无法入住。”东北一省份保障房建设情况通报中称。
此外,保障房无法按时交付使用,还存在有开发建设单位资金短缺,无法如期完成建设。
山东省审计厅厅长马青山7月25日在审计报告中表示,对2016年山东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情况发现,部分保障房项目建设缓慢。6个市22个县55个项目2014年前已开工,由于项目建设单位资金链断裂等,截至2016年末29593套保障性住房未建成。
正因如此,此次才有地方住建部门要求,在填写棚改安置房排查报告时,要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要具体分析,如“某某棚改项目”开工三年仍未交付,主要原因是由于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等。